力臻至善,精铸教育名校品牌 ——记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
日期:2021-05-17 16:37:20  发布人:fsdqzbgs  浏览量:2496 打印本文

一直以来,福师大泉州附中都在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教育责任中风雨兼程、薪火相传,历经五十余载,如今的附中已在荏苒时光中迎来硕果盈枝,桃李满园。

近年来,面对教育发展中所遇的种种变化,福师大泉州附中始终选择迎难而上,在挑战中破解难题、在改变中寻获提升。自2018年以来,随着学校联手福建师范大学合作办学,两校在师资互通、管理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实现了无缝对接,而依托合作办学带来的变化与机遇,福师大泉州附中在为学子们创设一流校园环境的同时,也积极从学校发展各方面寻找提升的突破口,通过践行先进的办学理念、以高效科学方式管理学校、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打造丰富的课程资源等多元发展模式,在创设高品质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也为每一位附中学子打造出一个能够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和谐发展的广阔舞台。

如今,踏进福师大泉州附中的校门,眼观雅致的校园环境,耳闻琅琅的读书声,让人不由心生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这所学校一步步成为一所兼具实力,富有魅力又兼具发展潜力的优质学校。此次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附中来寻找答案吧。

高起点合作办学开启名校+”新模式

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一流,自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以来,依托与福建师范大学之间已架起直通桥,学校在汲取先进管理经验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通过融合与创新的方式,也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新路径,把合作措施落到实处,让合作办学真正落地生根,形成新的办学优势。

围绕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在践行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的过程中,福师大泉州附中依托与福建师范大学的合作办学平台,在管理模式、德育特色、教学方法、校园文化、师资培训、教研交流、等多方面与福建师范大学及其附属中学进行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在采取文化引入、名师引领、教学互动等方式,既切实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进一步加深学校的内涵提升。随着合作的深入,福师大泉州附中还以迎进来的方式,不断汲取有益的办学经验,仅在近年中,学校就先后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专家唐羊来校建立长效教学指导机制;邀请福师大附中德育干部和学生会干部到校开展德育和团学工作交流,总结了德育特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的经验;邀请福师大附中国家督学、正高级教师温青校长,为学校发展把脉。同时,去年学校还与泉州五中、泉州七中等5所省示范性高中成为福建师大教育协同创新基地,依托于此也将在人才培养、师资共享、高考综合改革等方面深入协同,并进一步推动学校实质性、高质量发展。

在为朝着创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和泉州市优质特色学校的目标迈进的同时,凭借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发展中不断收获荣誉,不仅被评为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也获得福建省文明学校等省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7项,以及获得泉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等市级集体荣誉称号28……

高素质集结优秀师资为学子保驾护航

名校源于名师,名师成就名校。在长期管理学校过程中,正如福师大泉州附中校领导所深深地体会到的,高品质教学来源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全面推进优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福师大泉州附中的教师队伍亦在不断壮大,不仅有一批省、市、区学科带头人与学科骨干等优秀教师,也有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派驻福师大泉州附中管理团队的一线名师,这些活跃在一线的师者们,不仅为附中学子提供了优质课堂教学,也为学生们参与各种学科竞赛保驾护航。

兴教必重才,强教先强师。深谙于让每个孩子都成功的背后,需要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来护航。为此,福师大泉州附中亦以引进、培养、调整为指导思想,在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的同时,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来助力全体教师专业度的提升,学校通过请进来”“迎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邀请专家学者莅临学校指导,迎来教育同行到校传经送宝,来对教师专业性进行引导和促进。通过与专家的交流,可以拓展老师们的视野,有利于加强老师的专业素养。据福师大泉州附中校领导介绍,近年中,学校不仅邀请中国科学院著名科学家曹则贤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康雪芳,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专家唐羊,福建师大博士陈宛豫、教授王耀华、博士生导师辜也平、国培专家王涣蒲等开设较大型专题讲座和培训十多次。同时学校还对接省教育学院资源,每年争取高水平培训名额,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另依托福师大附中现有的教学资料和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两校教师也加强了互动,在近两年中,两校间的互动交流研讨活动就超过二十次。而依托合作办学的平台,福师大泉州附中的软实力亦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学校不仅主持有8项国家级、省级教研课题,仅在去年,学校还有9人次教师在省、市、区专业比赛中斩获高项奖。

多年来,福师大泉州附中还通过教学管理、教研活动,追求高质量课堂教学,来提升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如先后举办了希沃白板比赛、微课竞赛、一师一优课评选、教学设计比赛等各类学科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在强化课程建设的同时,由此也极大地推进了该校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高标准软硬兼施打造优质育人环境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发展的导航线。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打造优质教学、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福师大泉州附中近年来也着力开展独具特色的教学项目建设。如今,学校已形成了活力新课堂、青少年法制教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拍胸舞传承、青少年校园足球等富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项目。

正是明白课堂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学校不仅自2010年起就进行了活力新课堂创新课程模式的改革实践,并且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调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教学节奏,打破以课堂教学为单一形式、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单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体系,并发挥信息技术运用的实效作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活跃,更加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同时依托外借东风,抓住与名校协同发展的良机,学校还搭起了由尖子生组成的协作基地,通过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及其附属中学名师来实施培训,让学生们在享受学校最优质教学服务的同时,还有机会享受国内学界高级专家进行的辅导提升培训。此外,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通过规范备、教、辅、批、考、评等环节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教师教学常规并公示检查结果,也进一步加强毕业班管理和午间学生管理,规范和训练课间跑操活动,展现学校精神风貌。

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既让课堂教学取得了高效,也让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不仅在历届中高考中屡创佳绩,在各类学科竞赛也结出累累硕果。以去年为例,该校中考在优秀率、上一级达标线、及格率等方面也绽放光彩,不仅在江南片区前十名占5,前二十名占12个,前五十名占31个,前一百名占61个,其中吴俊斌同学还以江南新区第一名、化学单科满分摘得了中考贤銮奖,成为江南新区唯一获奖者。同年,在高考方面,该校2019届高三学生在三年前录取成绩远低于同类校情况下,不仅本一上线率比2018年将近增加了100%,且本科上线人数182人、上线率超过50%,创历史新高。2020届高三学生更是呈现强劲的势头,从上学期末开始有参考价值的三次市质检来看,大部分学科的排名位居鲤城区第2名,部分学科超过泉州市一级达标校,今年高考中各项指标有望再创新高。

我们一手抓软件优化,一手抓硬件提升,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不断推动附中变得更好更强。正如福师大泉州附中校领导所言,在加快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围绕有颜值、有内容、有文化、有底蕴的四个标准,学校以全新、科学的规划与建设,让附中校园实现了由内而外的焕然一新,如今学校不仅创设了布局合理、有现代气息、有地域历史文化韵味的校园环境,同时还拥有了绿草如茵的足球场,装修一新的图书馆,独具现代感的校园景观,以及于去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可同时容纳3000人的大型体育馆,同时校内的综合实践教室,音乐、美术室及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也实现了更新换代,为附中学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优质、广阔的空间。

高质量多彩活动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一直以来,在历届学子们的回忆中,附中既是获取知识的宝库,也是培养能力的摇篮,正是为让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落地,长久以来,福师大泉州附中都在积极利用丰富教育资源,通过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来为莘莘学子寻找更多更好的发展道路。

近年中,在面对历年生源不同的情况下,立足于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才是让学生生命绽放光彩的基点的育人理念,学校始终坚持面对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用发现的眼光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不同闪光点,探索适宜学生专长发展的教育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将闪光点发挥到极致,促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为此,学校开设有体育、艺术特长班等特色班,来为学有专长的孩子铺设了更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未来之路。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课间才艺表演活动等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探索活动,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打造平台。在艺术、文化、科技教育都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同时,学校的各类社团亦十分活跃,日渐成为学生们培养兴趣爱好的一个平台。

随着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与加强,近几年里,福师大泉州附中不仅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艺术、体育、编导特长生。同时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附中学子们在各类兴趣专项能力比赛中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如在去年,在2019年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中,刘子菁同学就获得200米蛙泳冠军及100米蛙泳亚军,而该校的吴金清同学在福建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则获得13——14岁组200米冠军,并达到2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另在举行的第十六届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从彬辉同学和王中阳同学则在创新项目中摘得了二等奖、三等奖等佳绩。此外,来自高一年段50位同学代表在去年参加泉州市第一届少林杯中小学生五祖拳健身操比赛中也收获了高中组一等奖的好成绩。

高关注以实在的业绩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

合作办学以来福建师大附中在各方面都取得明显的积极的进展,学校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持续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学校积极通过官方微信、家长群、校友群等自媒体及时发布学校的各项活动,从20189月至今微信公众号已发布两百多篇报道,其中有些报道在腾讯网最高达到11万多人次浏览量,多篇报道当天达到3000多人次的浏览量。《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和鲤城微事等也适时报道学校的重大活动和变化。20204-5月福建电视台连续五次全面报道福建师大泉州附中高三、初三,以及全体学生复学的情况。这些报道充分展示了学校的生机和活力,凸显了学校的积极变化,以实在的业绩和内涵的提升获得社会广泛的关注,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和认可度。

五十余载杏坛风雨路,千万株桃李香飘满园。一路砥砺前行,福师大泉州附中始终以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精神,去努力构建创新型育人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由此也走出一条全新且富有特色的办学道路,并逐步形成了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名校气质。如今,在充分挖掘合作办学的优质资源同时,学校也在探索中求新求变,以优秀的办学理念,丰富的校园文化优秀的师资队伍、特色多元的教育资源等形成的多轮驱动,来朝着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名校的目标持续迈进。

901877947.jpg

 

1229067695.jpg

(陈士奇/文福师大泉州附中/供图;发表2020624日泉州晚报)

核发:fsdqzbgs 点击数:2496 收藏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