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办基〔2023〕25 号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推广第七批落实
“双减”工作典型案例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我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经各地推荐,我厅遴选了第七批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现予公布。
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积极总结提升,不断完善政策举措,持续巩固深化“双减”工作成果。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3 年 12 月 11 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第七批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
1.福州第一中学初中部构建“五度”作业模式,提升育人成效。学校从作业的立意、难度、深度、频次、风格等五个层面着手,让学生在简而精的作业中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一是作业立意有高度。充分挖掘学科思政育人元素,以大作业观将正确的价值导向贯穿作业设计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德育实效。二是作业难易有梯度。以课程内容深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尺度,精细化作业分层,让学生“各显其能”。三是作业设计有深度。将任务链引入单元作业设计,提升作业整体性、关联性和逻辑性,串点成线、连片结网,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四是作业频次有密度。在作业中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练习,如学校体育组因地制宜利用生活小物件设计系列居家健身方案,发动学生每周 3-4 次居家锻炼;语文组和英语组通过“微”演讲、朗读 PK 等花式小作业,增强表达性技能练习频次。五是作业风格有温度。在作业设计中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如英语学科学习“美食”主题时,让孩子按课文所述为家人制作简餐;“井盖手绘”美术学科特色作业设计,为井盖穿上新衣,既美化校园,又警示安全。
2.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城东校区优化作业设计。学校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基点,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做到提质增效、赋能成长。一是多维作业,精细评价。课前预习单为学生做好引导;课堂学习单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多维作业,关注不同层次学生;课后复习单注重实践和运用,将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纳入家庭作业内容。将“三单”融入自评、亲子评价、师生评价,给予作业科学评价,及时对学生个体作出具体反馈和有效指导。二是融合作业,增值评价。坚持“学为中心”,实现教科书、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一体化目标,研发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融合型作业。选题上注重现实情境下真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形式上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及学科间的融合;内容上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品质作业,多元评价。搭建作业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个体进步,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融合,提倡增值评价、延展评价,设计“评估量表”,教师借助量表科学评估作业设置情况,将教师作业管理思维可视化。
3.顺昌县实验小学思贤校区精研作业,赋能提质增效。为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学校教学组立足学科基础,聚焦学科素养,结合真实情景,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一是集备研磨,打造校本资源库。各年级教师集体研讨校本作业设计方案,明确设计原则,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修改、编制的过程中,关注课程核心素养、实践育人,有效实施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做到有层次、有高度、有品味,分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实践题建立校本作业库,并在循环使用中不断完善。二是“走出”课堂,打造实践性作业。以落实新课标为目标,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阵地,设计出实践性强、体验性佳、拓展性优、说理性好的作业体系。如体验“1 千米有多长”“1 公顷有多大”等等,并以小视频或图片的形式收集、记录下孩子们体验的过程。通过不动笔的实践性作业,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三是以赛促练,夯实学科基础。每学期举行计算大赛和数学建模活动,激发学生钻研能力。各年级教师依据教学进度设计精准的计算类和建模类作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培养学生精准计算和有效建模的习惯,着力提升全体学生计算和数学建模能力。
4.屏南县实验小学作业布置“五个无”落实“减负”。学校以“全面压减作业总量”为目标,抓好“五个无”,推动减负落地。一是无一、二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学校制定作业备案、审核、公示制度,定期抽查指导。一二年级虽然没有书面作业,但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全员畅读、亲子阅读,丰盈学生精神世界;引导每一个家庭践行“把体育带回家”,开展平米健身、亲子运动等,强健学生体魄。二是无手机打卡作业,坚决杜绝利用手机端进行作业打卡,倡导纸质化阅读和必要的纸质化书面作业,在保护儿童视力的同时减轻家长的负担。三是无家长批改作业,利用作业抽样调查和家长学生问卷等方式进行监督,防止出现家长代劳批改作业的现象,督促每个教师耕好“责任田”,做到作业全批全改。四是无布置后不批改现象。学校严格按照“精选、试做、全批、及时反馈”的作业 10 字规范,有布置就必有批改、有讲评、有反馈、有辅导,强化作业的诊断功能。五是“无作业日”每月一次。学校对 3-6 年级学生实施每月一天无作业日。学期之初,有计划地将无作业日的实践体验与每月节日或节气等结合进行预排,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给学生自我成长空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5.福州市宁化小学教育集团多模式研讨提升课堂质量。学校坚持以教研支撑课堂质量提升,向课堂要质量,让课堂出质量。一是依托“大、小教研” ,落实“常态研”。学校每月组织两次学科组“大教研”,教师通过不同角度课堂观察,开展交流研讨,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展年段集体备组“小教研”,着力打造“任务分工+个人备课+集体研讨+资源共享”新模式。通过“大教研”的横向平铺和“小教研”的垂直深入,让每一节课匠心“备”至。二是聚焦“问题破解” ,开展“专项研”。以课题研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策略,优化课堂结构。如语文组以“学习任务群的认识和实施”作为研究命题,数学组以“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为研究主题等,积极寻求破题之策。三是携手“集团一体化” ,推进“联动研”。设立集团内“教研员”机制,由资深骨干教师担任,每周轮流两个校区,走进课堂听课评课、答疑解惑。开展“跨校区教研”,促进两校区课堂教学共同发展。
6.寿宁县第二实验小学构建“三给·三不”高效课堂。学校通过实施“三给·三不”新课堂,切实做到减负提质增效。一是倡导“三给” ,转变观念。为转变教师观念,把“知识本位”重视教师的“教”,转化为“能力本位”重视学生的“学”,学校总结出教学的关键环节要做到“三给”:一给学生信心,提出核心问题时,要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信自立、自尊自强;二给学生时间,突破重难点时,要给学生充足时间独立思考、研究突破;三给学生机会,在反馈总结问题时,要给学生机会畅所欲言、交流研讨。二是实施“三不” ,落地生长。为促进课堂质量提升,学校探索出老师上课要做到“三不”:一不简单重复学生的发言,通过发言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等方面情况,认真研判、循循善诱,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二不打断学生发言,要充分尊重学生,以身作则、示范引领,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的好习惯;三不急于评判学生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由重“判定对错”转为重“引导辨析”,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发言,时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7.三明市践行“四心”让课后服务有温度。“双减”工作开展以来,三明市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实施好课后服务这项暖心工程,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优更贴心的服务。一是“贴心”做好保障。制定印发深化推进课后服务系列文件,优化升级“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强化经费保障,11 个县(市、区)均出台收费标准。市属义务教育学校 2023 年专项补助由每学年每人50元提高到 100 元。二是“精心”拓展项目。全面推行“2+N”课后服务模式,突出加强科学教育方面课程开设。积极协调整合社区活动场所、校外活动中心、妇儿活动中心等各类优质资源,满足不同类型课后服务需求。持续实施暑期托管服务,今年开展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学校 86 所,受益学生 3.4 万余人次。三是“暖心”关爱教师。市、县两级根据实际制定教师课时补助标准,落实课后服务教师弹性工作制,通过设立教师休息室、阅览室等形式关心关爱教师,缓解教师压力。制定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四是“细心”督促指导。公开课后服务“点题整治”项目及监督方式,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及时回应反馈群众诉求。2023 年以来,全市受理 12345 平台有关课后服务方面诉求件22件,及时回复解答,满意率达 100%。
8.明溪县打通课后服务科技教育“最后一公里”。明溪县聚焦课后服务课程单一、乡镇学校服务质效不高等问题,积极挖掘培育课后服务科技课程,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科技教育全覆盖。一是寻找特色点。坚持试点先行,以县域内“全国科技传统校”“福建省第一批航天特色校”作为首期试点学校,对学生进行阶梯式培养。通过整合校外科技资源、加强科技研讨、强化队伍建设、丰富科技活动等举措持续深化学校“3456 科学教育机制”,升级科技课程版本。二是建立联盟线。坚持示范引领,以试点校为圆心,通过定期搭建共同教研、互通交流平台,以县科技辅导员培训、县科技大赛为契机,逐步扩大推广“半径”,建立以二实小“海陆空”全域一体、实验小学“科技+”人工智能、城关小学“滴水科技”的课后服务科技教育品牌,实现“一校一特色”,形成城区科技教育“强校联盟”。三是扩大覆盖面。坚持拓面延伸,依托总校制平台开展总分校结对帮扶服务,采用“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等形式,推动城区科技教育资源有效下沉,不断增强乡镇科技教师“自我造血功能”,在课后服务“科技田”中持续深耕,打通课后服务“神经末梢”。
9.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借力“大中学衔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依托厦门大学资源,创新科学教育方式,实施大学与中学“联姻”行动。一是资源共享,深耕“科创”平台。学校建立“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开展智能机器人、航天科技、生命科学等项目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到厦门大学生物、航空航天实验室开展研究性学习,进入院士实验室参与项目实验过程;每年组织海洋科技夏令营,走进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实验,登上“嘉庚号”科考船,开展底栖生物采样与分类实验。二是课程共建,培育“科创”素养。组织厦门大学教师进校开设《生物科学知识探索与发现》等 23 门科普课程,实现中学到大学的贯通培养;依托厦门大学研发“海洋教育”校本课程,开设 38 个“海洋研究大学班”,建成包括海洋生物、海洋气候、海洋战略等系列海洋教育的多样态校本课程资源包。三是人才共育,放飞“科创”梦想。成立由厦门大学教师、研究生和本校教师组成的 20 个“科创指导部落”,开展学科创新竞赛,共同辅导具有专长的学生,近三年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等科创类国家、省、市级以上奖项 38 个。
10.南平市实验小学推进科学教育,赋能课后服务优化升级。学校积极引进多方优质资源,结合本土文化元素精研科学教育课程,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一是创新教研机制,科创成果丰硕。学校建立教研共同体,以提高科技教育工作者能力为抓手,采用“互通有无、协同发展”的教研机制,开创了“童趣 AI”科技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分三阶段分层开设科学探究类、科学科普类 9 个大项目(“科创少儿编程”“科创机器人”“科艺制作”“创意拼搭”“无人机”“体育科技创新”“航模”“电子百拼”“光影科学”)的课程内容。二是非遗活态传承,打造特色品牌。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零距离”感受闽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和“建本”,让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演示相关工艺,揭示科学奥秘。同时注重与朱子文化相融合,将前贤遗训融入非遗作品,让学生在了解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先哲教诲耳濡目染,在继承与发展中实现科技与人文的交相辉映。三是三位一体联动,注重协同育人。抽调信息科技、科学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集中研训,组成专属课程指导团队作为专业支撑,并精选具备资质的志愿教师、社会专业人员、家长志愿者作为资源补充,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同时开辟公众号专栏,定期展示推广课程成果。
11.石狮市灵秀镇古洋小学挖掘闽南文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一是打造一个基地——闽南文化展馆。展馆设有闽南童谣区、南音南戏展示及体验互动区、闽南衣食住行区、闽南童玩区。在课后服务时间段,组织学生分批参观展馆,学唱闽南童谣,学习闽南方言,深入感受闽南传统文化魅力。二是开设一门课程——闽南文化社团。因地制宜挖掘地方优势,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进校授课,将多彩的闽南文化融入课后服务,开展丰富的非遗课程艺术类的掌中木偶、南音,体育类的滚铁环、丢沙包、同舟共济,实践类的闽南剪纸、妆糕人、闽南小吃等,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拓展知识面,零距离接触传统闽南文化,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三是搭建一个平台——闽南文化展演。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段,组织“多彩课服,筑梦启航”主题学生才艺展示,如闽南童谣传唱、闽南四句念唱、闽南小品,为学生搭建挖掘潜能、施展才干的舞台,营造“闽南文化满校园”的良好氛围,展示课后服务成效。
12.厦门市深田小学挖掘学校近邻资源,探索“近邻•科技+”科学教育模式。一是建立“近邻·科技+基地”。依托近邻共建单位厦门市科技馆和厦门市深田社区科技小站的课程、展品、实验室和教师资源,开设系列化、沉浸式科技项目体验活动,每学期安排学生进馆学习两次。二是建构“近邻·科技+课程”。引入社区科技服务工作者,开发无人机编程竞赛班、机甲大师人工智能、动力机械班等 18 个课后服务科技类特色课程,满足每个学生每周参加一节(次)科技类特色课程学习。实行无纸化测评,全方面开发科学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融合测评场域,建构测评体系,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三是举办“近邻·科技+竞赛”。承办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巧妙将科技竞赛与校园科技节交融,提供碳达峰碳中和、天文科学、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菜单式科技节活动内容,学生 100%参与学校科技节活动,满意率 100%。四是推进“近邻·科技+英才计划”。实施“小小科学家成长计划”“中小衔接英才培养计划”,分级选拔培养科学创优生,助力“双减”落地。
13.龙岩凤凰小学解放路校区创新课后服务,劳动赋能“双减”。学校借力邻近的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职业教育资源,助力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一是创新劳动课程。结合学生认知、动手能力,利用侨中的面点制作、艺术设计与制作、酒店管理等职业教育资源,开设了面点制作、插花、茶艺、客房服务等贴近生活且能学以致用的特色劳动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二是实施劳动实践。利用侨中实践基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如:中年级学生到实践基地参加“我是糕点师”制作体验课,观看“椰丝蛋糕”“花样馒头”的制作过程后即挽起袖子开启制作之旅;低年级学生到实训酒店观摩服务员的房务整理,上阵铺床单、叠被子;聘请茶艺师走进校园教授茶艺,推广新罗斜背茶、漳平水仙、武平绿茶等茶文化。通过劳动实践,亲身感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三是开展劳动比赛。学校充分挖掘资源,积极组织如水果拼盘、插花、折纸、手工创作、包水饺等各项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劳动技能比赛,邀请侨中相关专业教师担任评委。通过技能比赛、专家点评指导,学生既提高了劳动技能,丰富了课余生活,展示了创造能力,又体会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14.建瓯市第一中学附属小学让课后服务“体”彩纷呈。学校结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结合课后服务开设了多彩的体育类课程,引导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一是自由选择,玩转花样体育。学校为学生提供多彩社团活动,开展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花样跳绳、踢毽子、田径等项目。学校聘请有特长的校外老师进校辅导。通过学生自由选择体育社团,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玩转花样体育。二是深度融合,注重成效转化。为提升活动成效,体育组把课后服务活动与体质健康、学校主题活动融合起来,在体育节中,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加强训练,从兴趣小组到参赛组队,学生练习层层深入,参与度高。三是多元评价,聚焦身心健康。构建“九星”绿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在绿色评价体系中,依托体育社团活动,推进体育评价,从大课间两操活动表现、日常体育锻炼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体质健康测试等对班级、学生进行评价,并评选出“体育之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15.三明市三元区陈景润实验小学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双减”。一是以科学家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学校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充分挖掘陈景润在三元学习生活史料及其勇攀科技高峰的先进事迹、记载其杰出成就的书籍、影像资料等,建成“陈景润纪念馆”,让科学家精神涵养校园文化、滋养全校师生。二是构建科学课程提升核心素养。积极开发科学课程,重视课程融合,依托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运用益智游戏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形成鲜明的数学特色课程。开发了数学益智游戏、科技制作、创客课程等十几门科学校本课程融入课后服务。三是聚焦科学活动培养探究精神。不断拓展科学活动阵地,在“景润思想教育月”,邀请陈景润之子陈由伟、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等专家学者到学校指导,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设立数学节、科技节等,让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感悟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的高尚情操。四是以科学评价促进持续发展。创新建立“五星景润少年”成长评价体系,编制《五星景润少年“六礼七行”成长手册》,包括科技设计、科幻写作、科学实验等内容。在课后服务社团活动中开展“科学章”争章活动,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家精神生根萌芽。
16.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因校制宜打造“三大课堂”。学校针对随迁子女多、留守儿童多的校情,打造“三大课堂”助推“双减”提质增效。一是减负不减质,打造高效课堂。坚持把课堂作为狠抓教学质量的“核心高地”,在常规教学方面推行“521”工作模式,“五抓”即抓备课、抓课堂、抓作业、抓课后服务、抓家庭共育,“二研”即学科组备课组研究作业设计、年级组研究全学科作业均衡;“一作业公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增趣不增量,打造个性课堂。学校在开展作业辅导和体育活动 2 项基本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N”种服务,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技能基础,提供开设多层次、多种类、个性化的课后服务课程,将课后服务工作和学校的社团活动有机融合,开设太极拳、IT、乒乓球等 24 个社团,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自主选择,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三是一个都不少,打造全员课堂。考虑到这些家庭学生学习监管力度较弱,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问题,学校将课后服务与关爱工作紧密结合。优先保障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群体需要,解决随迁子女接送难、中午留校午餐及餐后管理等问题;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对建档立卡、低保户学生等实行免费政策,覆盖所有确有需要的学生。
17.连江县透堡中心小学抓实“五项管理”助推“双减”落地。学校从“五项管理”入手,找准“双减”落地的切入口。一是“红”引领,作业管理用“法”。精心打造“薪火传承,初心铸魂”校园品牌,开展红色经典诵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红色文化教育研究共同体,努力实现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二是“足”元气,睡眠管理用“智”。问卷调查掌握孩子睡眠状况,适时调整措施,确保睡眠质量。发放家庭倡议书,明确睡眠重要性,督促按时就寝。三是“富”精神,手机管理用“情”。设置手机保管设施,开设公用电话、班主任热线,保障应急联络。通过家长一封信、家长讲座等方式,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四是“厚”底蕴,读物管理用“心”。定期清查学生读物,确保读物健康。通过阅读培训会等方式指导学生阅读。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等保障读书时间。通过线上线下、阅读节等展示阅读成果。五是“强”体魄,体质管理用“力”。用好校内 30 分钟大课间。建立体质健康检测、抽测制度,建立健康档案,每学期两次视力筛查。六是“轻”负担,课后服务用“功”。打造“作业托管+素质拓展”课后服务模式。借力实践基地、名师工作室、省级课题研究实践基地校等,强化教师科学研究,提升课后服务实效。
18.泉州市丰泽区东星实验小学“三好”并举提升午托质量。秉承“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三好”并举,午托学生参与率高达 90%。一是家校同携手,让学生吃好。由教职工、家委代表、学生代表组建“膳食委员会”,共同监督配餐公司的食材选择,确保午餐营养均衡、新鲜可口,符合食品安全
标准,所有护餐老师与值日行政 100%陪餐,及时发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升配餐质量。二是成长不打烊,让学生学好。用餐前安排 15 分钟开展餐前教育,学习用餐礼仪,用餐中每班设置一名“小助餐员”“小督导员”,提高自主管理能力,用餐后安排硬笔练字、午间阅读、个性化辅导、午间音乐欣赏等课程。三是平躺课桌椅,让学生睡好。添购一批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平躺睡课桌椅,安排 1 小时午休时光,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做到学习休息两不误。
19.漳州市芗城区探索学校“轻盈餐厅”。芗城区把燃气明火、重油重烟的厨房移出校园,在学校增设保温设施、食堂窗口现场分餐,开办“轻盈餐厅”确保学生用餐质量。一是梳理问题,明确靶点方向。面对区属部分中小学空间、资金因素限制,自办食堂条件不足等情况,组织城区、近郊及农村中小学校长、老师代表就配餐工作召开座谈会,形成“现场分餐”工作思路,即由菜品按单人份装盒配送改为按菜色装保温桶配送,再至现场分餐,以缩短配送时间,确保午餐新鲜度与可口度。二是试点先行,灵活依校施策。坚持“试点先行”“一校一策”,在试点校选择上突出“代表性”,综合考虑城乡分布、学生结构、硬件场所等因素确定试点校。利用现有资源,在改造中突出“长效性”,装配保温餐台、自动消毒柜等必备设施设备,在满足基础需求上有序提升。2023 年秋季,全区有 25 所学校、27 个分餐点完成建设。三是传导压力,提升配餐质量。将服务提升压力合理传导,引导配餐企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减少中间服务环节费用、压低配餐成本的同时提升餐品质量。如在将送餐时间缩短至约 0.5 小时、保证入口饭菜不低于 60℃、央厨每日配送 5 荤 3 半荤半素 2 素供学生自主选择等细节上花心思,让学生吃的开心、放心。四是长效管理,逐步优化推广。借助大数据应用,落实“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溯源体系,严把食材采购和配送关,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教育局联合各部门定期不定期就配餐企业、分餐点环境卫生、留样管理等情况开展检查、抽查;组织所有“轻盈餐厅”开展“问计于民开放日”活动,邀请校长、家长、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局等各界人士深入配餐央厨和学校餐厅参观体验,为“轻盈餐厅”的推广和提升建言献策。
20.福州市仓山区构建“332”家校协同机制激活“双减”质量新增长极。仓山区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同心、同向、同行,构筑多元立体育人格局。一是三向发力,搭建协同育人“连心桥”。强“组织力”,印发《仓山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基础性工作。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全区教师入万家,解读“双减”政策,沟通学生成长。强“向心力”,将家庭教育纳入有关部门、镇街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联合会商解决问题“快速通道”。强“服务力”,建立学校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建言献策,提升家校服务能力。二是多方联动,用心办好“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定制化”,结合家访,收集一批“接地气”“冒热气”重点问题。依托区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外聘专业讲师,打造适应家庭需求的专门团队。课程设置“菜单化”,围绕亲子沟通、生命教育等热点、痛点设置“菜单化”课程,做到贴近家长、贴近学校、贴近社会,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授课形式“多样化”,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家长参与课程安排,完善课程设计和授课模式。依托“家长志愿者”等载体,组织爱河护水清洁家园等活动,培养家庭社会责任感。三是双管齐下,推动城乡“同频共振”。一手抓片区带动,针对仓山区城乡结合特点,将区属中小学划分 8 个片区,采用片内交流、片间互鉴方式,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一校一品”经验分享活动。一手抓示范引领,在城乡学校中遴选一批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家庭教育特色学校,开展典型案例评选推广,推荐家长走上讲台分享育儿经验。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3 年 12 月 11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