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十五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秉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按照“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扣内涵发展这一核心,立足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要遵循 “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这一宗旨,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
1.以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提升全体教师的现代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建设一支学者型、专家型、奋进型的教师队伍。
2.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能为主线,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着力优化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引入效能评价机制,结合绩效工资考核,设立简洁的评分制度。继续在高一、高二年段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摸索,积累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完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
3.加强集体备课工作落实检查,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各种教学常规的检查
4.以初、高中毕业班工作为重点,注重并监控好其余年段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本学期的高中会考,要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
5.整理好各项迎检资料,迎接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项目验收等检查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制定特色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等工作
1.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闽教基[2004]13号)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等文件的要求,广泛征求教师、家长及学生对试行一个学期的《泉州十五中课程规划方案》的意见并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学校实际,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丰富校本课程,初步形成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表要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要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坚决纠正随意加深课程难度、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现象。不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活动以及各种有违教育规律的比赛、竞赛。
2、继续推进高中“新课堂”建设,规范导学案编制与使用,加强学习小组培训。经过两年多的高中课堂改革实践探索,新课堂倡导的精神与课堂模式已逐渐被广大专家、师生和家长所接受认可。随着“新课堂”建设的深入,各科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情况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教务处将牵头组织教研组长、年段长、备课组长规范化、流程化、合理化导学案编制与使用情况。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学习小组建设影响着课堂建设质量。本学期将从学校、年段、任课教师三个层面加强小组培训的力度,再次唤发小组活力。
(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本学期将依据福建省教育厅文件《福建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试行)》(闽教基[2003]26号)的文件精神,严格落实《泉州十五中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各项规定力求实现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流程化、科学化、现代化、制度化。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检查、抽查;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使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量化管理,努力使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2.加强对集体备课考勤,提升集体备课的质量。扩大教研组长参与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权限,监督提升备课组集体备课成效。以教研组长为龙头,带领备课组长对常规管理工作的落实与执行进行精细化管理。
3.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学科专长优势,指导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4.利用学校网站, 配合网管中心做好学科资源库与学科网站建设,积累、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三)强化质量监控体系,做好“三考”复习迎考工作
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中考、高考和会考,教务处将加强跟踪、监控,精心的安排初、高中毕业班及会考前的每次质检,质检后及时分析考试成绩,并要了解兄弟学校的情况,并调整策略:
1.对高三年段要注重培优,特别是我校今年在艺术类方面已经有较大突破的基础上,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取长补短,争取在艺术及体育类考生上取得飞跃。同时,在高分段上争取取得突破,要让更多的学生考上本科院校。
2.对初三年段要重视尖子生的平衡发展,在保证高分段人数增加的基础上全力冲贤銮奖。同时要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我校高中部和我区职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3.本学期将组织初二年学生参加地理、生物科会考;初三年学生参加物理、化学科的实验操作考查;高一年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会考;高二年学生参加理、化、生的实验操作会考等,对这些会考学科要做到早计划、早落实,逐渐提速,避免了短时突击,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现象的发生,在保证各学科的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对部分学科课时进行倾斜,保证会考的高通过率。
(四)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开好选修课
过去的一段时期,我校各教研组通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努力以及新课程的设置,很好地实施了泉州十五中的系列化校本课程,但各教研组开发的课程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异,高中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高,本学期继续完善校本课程、各教研组至少选派一位教师参与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同时非毕业年段的备课组教师至少开发一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
(五)组织好考试工作,强化考试纪律
教务处将总结上个学期试行的“无人监考,诚信考场”,对师生反馈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本学期继续稳步推进实施;继续加强对期中及期末考试的管理:从人员安排,出勤制度,监考要求和奖罚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细化,然后严格执行,对考场的情况及时进行公布。监督全体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遵守好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良好的考风。挑选合格、负责的人员参加中、高考及高中会考监考和评卷,以保证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有关任务。除此之外,教务处还将做好高中信息技术上机考试和高中通用技术考试,初三年、高二年实验会考的组织工作,特别是在6月20-23日,我校做为初二会考及初三年中考的考点,教务处人员将以高度的责任心去面对以上这些任务,保证所有的考务工作能圆满完成。
(六)认真细致准备材料,做好各项迎检工作
本学期的同样要面对各项检查和验收,如期初的检查工作、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项目验收等,为此,教务处将在认真解读并分解指标的基础上,按指标的要求布置相关的任务给教务处有关人员及全体教师,并按指标的要求准备好相关迎检材料。
(七)加强学籍管理,提高各年段的巩生率。
本学期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闽教基〔2007〕59号)、《教育部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教基厅〔2007〕10号)的要求,为适应我校普通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建立普通高中和初中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继续进行学籍管理的宣传,力争使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籍管理、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依法管理学籍,结合福建省高中新课程管理系统的建立,促我校学籍管理系统的无纸化、公开化。继续加强对各年段辍学率的监控,力争初中溜生率不超过1.5%,高中生按时毕业率不低于92%。
以上是教务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还将配合学校的各处室,完成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为把我校建设成富有特色的江南新区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
泉州市第十五中学教务处
2013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