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总体方案
日期:2023-05-28 09:33:23  发布人:fsdqzjwc  浏览量:1848 打印本文

一、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紧密结合我校办学实际,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纲,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扎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和我校特色的高质量的高中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 目标任务

1.通过实验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材资源开发,为国家新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决策实验和建设性意见。

2.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倡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方法,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充分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5.以学校为本,加强学科整合,促进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开展新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的实验研究,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多样化的办学特色。

6.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子,培养具有改革意识、具有新的课程理念、具有执行新课程能力和教研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7.在实验探索中随时调整,逐步改进,及时总结,注重摸索有借鉴和模式作用、可在全市甚至更广地区推广的有益经验。

(三) 基本原则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新课程试改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将在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引发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尽管不断取得进展,但绝大多数高中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不少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新课改工作的第一步,决定新课改工作成功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对全体试改人员进行培训,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全体试改人员、全体教师,使他们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激发其积极参与试改的自觉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

2.立足实际、以校为本

面对新课程试验这一系统性工程,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做好整体规划; 各部门各环节要紧密配合,分布实施,协同作战;使各层面各部分参与者明确自己在整体中的定位和在实验实施中的职责;充分考虑现有条件与可能,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能、现实与长远等各方面的关系,始终以科学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导新课程实验健康、稳步发展,实现改革的既定目标。

3.教学兼顾,突出主体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实验的主体,新的课程设置、选课指导、教育方式方法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评价制度的改革等都要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根本原则。要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以着眼于未来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手段方法等开发课程。要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和创新意识,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在推行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要以教师面对的 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 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与进步,建设具有较强科研、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4.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我校是省二级达标高中校,实行高中课改,既要发扬中的优秀传统,巩固已有成绩,总结和借鉴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实施程序、评估制度等各方面的宝贵经验,又要开拓创新,稳步推进,真正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

5.优质服务、提高效益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学校的生命线,素质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也主要依赖于此。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我们要牢牢遵守这一宗旨,既要注重模式的规范作用,更要注重教育效益,在设置课程、指导选课、改革教法、进行科学评价时,首先考虑保证给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和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满足各种层次的社会需求。

6.反馈快速、调整及时

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性工作,新课程实验没有现成的样板用以参照,因此,必须建立通畅、快速、有效的交流机制和反馈机制,使不同实验主体之间能取长补短,信息互补,经验共享。同时,及时研讨反馈,相应调整工作重点,使课程改革实验始终在参与者积极能动的相互作用中得以不断完善。

(四)工作程序

1.准备阶段

1)认真学习、解读国务院、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深入研究《新课程方案》和各科《新课程标准》,透彻理解其精神实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要求,通晓学科教改的方向、目标和任务。

2)在研究学习、全员发动的基础准备成立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课程发展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课程指导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选课指导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学分认定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新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等统筹规划,领导协调全校的实验工作。

3)明确试改工作的重点、难点。我校实验工作的重点是全员进行通识和学科培训;科学制订课程设置方案、选课指导方案和学生评价方案;难点是课程设置、教学班管理、学生的学分认定和校本教材的开发教研,针对这些重点难点环节,学校拟成立专门委员会系统研究探讨,妥善解决。

4)整合多种教师培训形式,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的培训,确保师资培训适度超前于新课程改革。

5)在广泛搜集、认真整理的基础上,编辑印发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精选国家课改中心、华东师大、北师大、华中师大等专家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报告的光盘,组织教师全员学习,以进一步统一认识,更新理念,创设全员参与的良好课改环境。

6)加强保障措施。为彻底保障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从管理机构上,学校加大年段、教研组管理力度,从教育资源上,学校精选中青年优秀教师充实高一年级;增加建设课程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服务课程改革需要。

2.实施阶段

1)在深入学习有关精神,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分析校情、学情,广泛征求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由教务处、教研室牵头,以各学科教研组长、新高一备课组长为主制订我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评价方案》初稿。

2)坚持“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的原则,通过实验、调查、测试、记录、交流等方法及时反馈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实验的情况,做到及时调整,科学总结。由教务处、教研室牵头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专项研究,整理资料,做好阶段性总结,汇总经验与成果,并提出后续实验工作的规划。

3)由教研室牵头成立各学科校本教材编写组,在深入领会《新课程方案》 的基础上,借鉴国家教材,结合我校校情学情,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4)开展和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为在我省及全国推广新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本校课程设置方案、评价方案和教育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反馈体系。

二、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第一,促进教育全面、和谐地发展。要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科学设置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 缺乏整合的现状,在新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整体设置三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强调综合性,以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确保均衡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突出育人为本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设置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社会能力,使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有特长。

(二)新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本)》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本)》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本)》规定了课程设置并进行了设置说明,方案明确规定: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本)》还对课程设置作了如下说明:

①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②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③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④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年共计6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⑤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6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以上方案是我校进行课程设置的第一依据。

2.学生实际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新课程设置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学习现实。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活泼好动、心理敏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易于冲动,也是逆反心理最明显的时期。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手段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为切入点。接受新知识、培养新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设置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学科之间、各学科内部的知识链接规律,由浅及深、由易及难地安排学习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及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评估机制等方面距新课标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具有不同潜质的学生只能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仍是基本模式,不少学生习惯于过份依赖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学习习惯根深蒂固,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置的课程内容、管理模式、教学手段要利于引导学生迅速定位为学习主体。

3.学校条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教育局的直接支持下,我校办学效益得到社会的公认,但距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设置课程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校情,特别是师资、校舍、实验设备、电教设备、体育场所、图书资料、音美教学设施、外教,以及现有机构设置、教管模式等影响和制约课程设置的客观因素,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学生的继续学习趋向和即将出台的新高考改革方案

作为省二级达标高中校,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应侧重于为渴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打实基础的平台。因此,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深造的趋向,有针对性地设置利于学生顺利进入高校深造的课程内容,也是一项重要原则。我省也将要出台与新课程方案相应的高考改革方案,依据这一方案和学生的深造趋向,我们还要对课程设置方案进行适度的调整。

(三)新课程的设置方案

由教务处、教研室牵头,在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提出了本学科课程的初步设置方案。

这些方案的提出在遵循上述指导思想、基本依据的前提下,又具体参照了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如语文学科课程设置的理由是:第一,高一新生刚刚入学,比较好规范,宜借此机会先安排必修内容,夯实基础;同时也避免了一开始就行政班、教学班交互存在,学生来回走动,容易产生混乱的情况,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第二,高二期间往往是学生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这时在第一学期设置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其思维,提高其学习的境界。第三,高三应把重点放在迎接高考上,因此有必要在高二结束全部模块学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归纳梳理,使之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英语课程的安排则主要考虑到要让学生在高一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扩展课外内容。此外,基础阶段的英语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对高二、高三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在各学科初步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目前的师资、校舍、实验设备、电教设备、音体美教学设施等具体情况,根据课程方案要每个学生每学期在每一学习领域都要获取一定学分的规定,避免各学段各学科课程开设的撞车现象,我们整合出了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课程设置和排课初步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

①每学期用20个课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自主选择,但每学年须修满3学分;

②每学年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学生参加不少于1周时间的社会实践,使学生获得2学分。

③每学年利用考试后、特殊节日等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④考虑到学校目前的教育资源情况、教师的工作制度、继续学习安排,新课程实施阶段拟将学生分为两个单元,交叉开设选修课;

⑤每个单元又拟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子单元,既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又便于学校统筹组织;

⑥以上方案拟在四月底再次征求教务处、政教处、各年段、各教研组意见,并提交学校领导组研究;

⑦结合我省出台的新高考方案及时适度调整。摸索选课走班教学新模式。

三、选课指导方案

课程的设置是落实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增强和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是此次改革实验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一) 指导思想

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发展内涵的需求,建立宽广灵活、富有适应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和思维习惯,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规划人生的能力、创业的基本能力、面对未来生活的能力;着力给学生提供通向生活的钥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努力使新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和走向自立的平台。

(二) 基本原则

1.长远规划、稳定理性的原则

选课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三年直至更长时间的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所以指导本身应立意深远,进行全面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在导向和规范方面严肃合理,并适时适当地进行修订,与时共进。

2.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做出选择,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旨趣的选修制的一个基本准则。选课指导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主讲教师、学习时间和适合自己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在选择的过程中学习规划人生、确定发展方向、学会承担责任。

3.必修课优先,力所能及的原则

必修课的学习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保证,也是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先决条件。因此,选课首先要保证必修课的学习,在能够修完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力所能及的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在指导学生选课时不可盲目追求多选学科、多拿学分,而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依据实际情况选修其它课程。

4.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的原则

必修课与选修课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不同。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应将二者相互搭配,本着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建立平衡,让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其他多方面能力协调全面地发展。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也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减轻高中生的心理负担,不至于使学生在必修课程压力下产生厌学情绪。

5.责任分摊的原则

指导学生更好地选课、获得更大的学业成就是班主任的职责,但把选课指导的责任简单地落实在班主任身上是不现实的,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因此,学校需要对选课指导的责任进行分摊和安排,学校的所有教师、高年级 学生、学生家长甚至学生的初中老师和社区人员都有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也应为他们参与学校课程、承担选课指导责任提供相应的支持条件。

6.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的原则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社会化程度也不高,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还不是十分稳定和深刻。为减少学生成长的代价,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其家长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这个原则的确立并非限制学生的自主决定权,而是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且同样也有利于家长更好地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 分享和承担相应的课程权利和责任。

(三)选课依据

1.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发展要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普遍具有求知欲强、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的特点,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也不尽相同。因此学校应做出相应的指导安排,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班级课程,保障学生能形成平衡而又完整的文理基础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科目与模块,使之实现主动地、全面且个性地发展。

2.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的逻辑限制

高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认知欲和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兴趣,而且接受水平和能力、抽象思维和价值判断水平也迅速提高,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学校应指导学生选择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多种机会,促进其认知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同时对于各个模块和科目不应任意选修,要根据各个模块和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理性地完成课程目标。

3.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资源状况

新课程标准实验使学校面临着教学模式、教师资源、学校设施等各个方面新的挑战,学校的资源条件还不一定即时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在选课指导时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条件,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协调平衡,尽量避免学生选课过于集中、加剧教学资源需求矛盾的情 况。

4.学生的家庭背景与社会人才需求前景

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构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程选择及未来的就业取向;社会新兴领域的不断出现,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也是学生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学校在指导学生选课时应了解其家庭及社会职业领域的信息,以便更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形成较好的发展取向。

5.学生的个人设计和未来意向

高中阶段教育既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要为学生全面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选择。选课指导应按照学生的毕业后意向,如进一流大学、进一般性大学、直接工作等,结合与新课程方案相应的高考方案,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选课指导,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层 次的发展、个性化的发展。

(四)选课程序

①在课改发展中心的领导下,设立学校选课指导委员会,选聘学生选课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对学生的选课指导。

②编制选课指南,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其中选课指导手册应明确高中毕业所应具备的各种条件,选课的程序,对课程的说明、考核,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新高考大纲规定的各级各类高校专业设置、考试内容、录取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

③确立学生自订学习计划制度。学生自订学习计划的核心是“学生自我决策”,学生依据学校提供的信息与指导,在反复征求老师、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意见的基础上选择课程,形成个人学习初步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计划不断充实完善,逐渐稳定。

④健全学生顾问制度。学校设立专门的顾问咨询员,为学生提供长期的选课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课程,应对学段考核 以及帮助学生确定并解决未来怎样择业或怎样继续深造等问题。

⑤完善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利于形成井然有序的教育环境,减少选课时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培养责任感,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和协作精神。

(五)方法步骤

①学校开展关于新课程实验的宣传动员,包括教师会、学生会、家长动员会。

②组织学生学习《选课指南》,向学生提供可供修习的课程设置,其中包括预设学段、学期课程设置计划及结业目标、发展前景,详细介绍任课教师基本情况。

③学期开始前安排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试听本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让学生综合考虑后自主选择课程。

④学校根据学生初步选课情况做出汇总统计,进行宏观调整,制定课程安排,并向学生反馈情况,指导其进一步的调整选课计划,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并制订个人课程表。

四、评价方案

新课程评价要求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即评价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水平不断提高、课程内容适时调整。基于此,我校新课程评价工作主要着眼于:

(一)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深入领会这一精神实质,我们提出要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

1、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在于:

①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②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评价不能再是单纯地为了选拔和甄别,而应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③评价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

④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建立成长记录袋、创设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制度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⑤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2、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和不断深入,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倡导实施多维评价模式,即:

①评价目标全面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众所周知,人的素质表现在许多方面:知识、能力、思想、习惯、兴趣、意志等。多维评价模式,把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目标、建立信心。评价目标的全面化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不同层次 上提高,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就其实质来讲,乃是一种监控机制。这种反馈监控机制包括“他律”与“自律”两个方面。所谓“他律”是以他人评价为基础的,“自律〃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的。每个人素质生成都经历着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经历着一个从学会评价他人到学会评价自己的发展过程。实施他人评价,完善素质发展的他人监控机而很有必要。每个人都要以他人为镜,从他人这面镜子中照见自我。但发展的成熟、素质的完善主要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是以素质的自我评侨、自我调节、自我教育为标志的。因此要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的现状,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的自评结合起来。尤其要突出学生的自评,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反思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

③评价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书面考试、口头测试、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及作用。一般来说,评价知识和智力,多用笔试;评价口头表达能力,常用口试;评价操作技能,宜用操作实践;评价情感与态度,则可以选择课观察的方式。

④评价结果个性化

学业成绩评价的呈现结果,大致可以分成“指标-量化”式与“观察-理解”式两类,即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前者按“分解指标-确定权重系数-量化测定-加权平均”的思路实行测评,最终将测评结果转换成一个抽象的分数或等第。 它适用于需要进行相互比较、区别优劣的评价活动,以及易于量化的某些素质的测定,而难以反映评价对象的个性,难以用来进行人的情绪、态度的测评;后者要求测评者主动接近被测者,观察其日常学习生活,进入他的生活世界,设身处地体验他们的生活,对其成长变化过程用评语作富有个性化的描述,从而获得一种移情式的理解,使被测者从评语中不仅获得自身素质发展状况的反馈信息,而且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评价者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对学生的评价,应将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以“观察-理解”式评价为主,以利于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我校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在于:

①建立实施学生成长记录。

②建实施学生等级评定和学分认定。

(二)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制

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为根本目标。它直接指向教师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因而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的基础上要提倡教师自我评价,这是突出教师主体地位的典型表现。教师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促进有密切的联系。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收集有关自己的教学数据,对其进行判断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提高和改进。

  1. 教师评价要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观其在课改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尤其是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体现放在首位。评价时,即要坚持德才兼备,又要注意个性差异;既要加强教师自评,又要发挥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评价作用。

为保证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我校教师评价遵循以下原则:

①与奖惩制度脱钩;

②全员评价、全面评价;

③评价的有关材料保密;

④评价过程民主化;

⑤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⑥单相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⑦反馈评价信息;面向未来,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

2、我校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在于:

①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②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③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

④在界定教师教学能力时,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难度系数、选修人数、学生修习学分的情况等因素,教务处、政教处、年段、教研组要联合研究制定具体的量化评估细则。

(三)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

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对新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式、操作途径等提出广泛的意见和建议。平时做到课课反思,周周回顾,月月小结,期末做好总结。同时,鼓励广大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善于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务处、政教处和教研室及时收集处理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因此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在于:

①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学校和教师多个层面,周期性地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实验启动、常规建设、观念转变、教学实施、学习评估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从而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②在学校课程评价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央、地方教材,结合校情学情,编写并不断改进、完善我校校本教材。

(四)改革考试制度以适应发展性评价体系

考试改革的重点在于:

①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以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命题完全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②在考试方式方面,要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综合应用多种方式。考试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可考虑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同时试行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考试还可分类、分项进行 同时加强综合评价。

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排名。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而不是单纯给学生“加压”。

 

2019年.9月1日

核发:fsdqzjwc 点击数:1848 收藏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