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教育报专版报道我校学生社团--拍胸舞社团
日期:2013-05-24 13:51:1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1344 打印本文
 

海峡教育报专版报道我校学生社团--拍胸舞社团

泉州十五中拍胸舞社团:

 

        十年的喜怒哀乐

 

编者按:提起舞蹈,我想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浮现出的会是动感的爵士舞或优雅的芭蕾吧。而在泉州十五中,却有一群男生,他们赤裸着上身,腰系彩带,头戴草箍,以鼓声为节奏,拍打胸、肘等部位,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摆头动作为舞姿。这就是他们代代传承的独具闽南风味的拍胸舞

        

        泉州十五中拍胸舞社团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拍胸舞》唯一的培训基地,从2003年创建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而拍胸舞也成为十五中的拿手好戏,获得了诸多荣誉:泉州市优秀学生社团、鲤城区首届中小学民俗文化舞蹈比赛最佳表演最佳编导两项大奖等。社团指导老师李水星告诉记者:这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喜怒哀乐。

 喜:后继有人

      “拍起来,跳起来你,要蹲下去近日,在泉州十五中第17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的彩排现场,拍胸舞社团指导老师李水星正在给学生矫正动作。李老师是泉州拍胸舞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许多届拍胸舞社团的元老都是从他手上毕业的。在采访的过程中,他欣慰地说道:原以为拍胸舞在现在孩子眼中已经是过时的艺术了,但没想到这么多年来,学生和老师都很支持拍胸舞。拍胸舞后继有人了!
   
如今,该社团已经有60多名队员。政教处主任苏桂发老师向记者介绍,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男生进行统一训练,学生可根据爱好决定是否加入社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学校每周三都会组织拍胸舞队进行训练。
我觉得拍胸舞是我们泉州的一个特色,同时步伐也简单易学,可以为传承文化出一份微薄的力量,我觉得很有意义。刚参加完艺术节表演的尤尧毅同学表达了自己对拍胸舞的热爱。

怒:上不了台

     “我们学了这么久,到表演时却不让我们上台,太难过了。由于舞台场地有限,校方考虑到同学们的安全,建议李水星老师裁员。这个建议遭到了大家的强烈抗议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都不能少等口号此起彼伏。看到同学们的热情,李老师很感动,但同时也犯了难。最终,学校将舞台分为台上和台下,让全部队员都能露脸
   
而对于队长谢剑聪来说,像今天这样上不了台的意外情况倒帮他解决了一个难题,队员的惰性对训练影响最大。今后只有那些积极训练的同学才能得到上台的机会。

 

哀:不系统、不深入


      手鼓在拍胸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手鼓音律繁复,技巧难度大,而且学生要兼顾学习,无法全心投入练习,因此目前在社团中没有哪位学生能完全掌握手鼓。李水星老师也表示希望学校能增加一些专业教练,他表示:我热爱拍胸舞,喜欢和同学们互动,哪怕只有一位学生,我都会继续教下去。
   
诚然,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拍胸舞还是面临着自身的发展瓶颈,虽然拍胸舞在泉州十五中发展得很好,但在追求新、奇、异90后眼中,《江南style》或许更能表达他们的个性。拍胸舞虽被誉为东方迪斯科,但选择的同学毕竟少,而且大家缺乏系统的培训,传统动作和高难度动作已近于失传。

 乐:在一起

        对于这群90后的小男孩来说,每次表演得到别人的赞许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让我记忆最深的是2012年在明新侨中的演出,那是我第一次代表学校外出表演,当时台下热烈的掌声告诉我们表演很成功。尤同学言语中仍带着自豪的笑容。不过跟这些飘渺的荣誉相比,队员们更在乎大家的友情,最开心的就是大家在一起训练,一起表演,一起相约游玩、打球。在拍胸舞队这个小家庭里,我们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希望我们可以永远在一起。尤同学向我们表达了他的心声,队长谢同学在一旁也默默地点头表示认可,相信在一起不只是他俩的心声,更是全体队员共同的心声。

核发:admin 点击数:1344 收藏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