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若当年 使命赓续展担当
近日,我校副书记、副校长郑忠盛同志(主持工作)偕同陈春红副校长、许友福副书记、工会杨朝晖副主席,在昌德胶业董事长吴培煌校友的陪同下,前往仙游拜访慰问我校退休校领导朱新民老师。
年近九旬的朱新民老师依旧神采奕奕,他对学校领导班子来访十分高兴。虽已退休多年,但是谈起学校的发展变化他依旧如数家珍,职责虽卸初心不改,言谈之间尽是情系满中的拳拳之心。
对于朱新民老师而言,满堂红中学(福师大泉州附中前身)永远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在这里,他奉献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从1969年9月参与满堂红中学建设并主持工作到1978年,后担任政教处主任,直至1995年退休。26年间,朱老师在满堂红中学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建校初期,朱老师和同事们锐意改革、攻坚克难,迅速让学校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担任政教处主任期间,他首创的八项常规评比成为了兄弟学校争相借鉴的“法宝”,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也深深影响了当时满堂红中学的一代年轻教师。在他的带领下, 满堂红中学的校风、学风得到上级部门、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工作中,朱老师练就了一种“特异功能”——只要在满中读过书的学生,无论他是否教过,只要他过了目,基本上就逃不出他的“法眼”。每届新生开学后,朱老师走进任意一间教室,不看点名册,就能直接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对于违纪的学生,即使是初次见到,朱老师基本能说出学生家长的名字和家庭情况,这种“特异功能”,学生深深为之叹服,教育效果也立竿见影。更神奇的是,2009年学校40周年校庆之际,已退休14年的朱老师返校出席满中初中81届校友聚会,面对那些28年没见面,音容笑貌都发生很大变化的学生竟然一个个叫出了名字!这一神奇功能再次让校友们感动不已!
朱老师的“神奇”源于对学生的深爱,而这份爱在同事身上也得到了延续。特别是对离家住校的年轻教师,朱老师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早已两鬓斑白的当年青年们至今还记得夜自修结束后被朱老师叫到宿舍吃的那一碗面线糊;至今还记得工作生活不顺利时朱老师的嘘寒问暖和谆谆劝导;至今还记得受伤后被朱老师接到宿舍的悉心照顾……朱老师的关怀和呵护以及他的身正典范,激励着学校青年教师们不断成长。现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成了学校的中流砥柱。
时光流逝,初心不改。朱老师退休后仍然从事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1995年,他在满堂红中学建校首创者之一,爱国华侨吴家熊先生创办的泉州市滨城学园担任管理职务,直到1998年卸任回到家乡莆田仙游。
回到故乡后,朱老师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公益事业,办起了农家书屋,并担任义务图书管理员,为乡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他还给自己定下规矩,将每年工资的30%用于家乡的建设和慈善事业。2009年学校四十周年校庆,朱老师还捐出5000元用于购置学校篮球架。
学校新领导班子在丰硕金秋拜访老校长,聆听他教书育人故事,感受他心系教育、初心不改的真挚情怀,同时也希望能够继承发扬他攻坚克难、锐意改革、心系师生的精神,赓续办好教育的使命,为我校建设“仁美”校园创建一级达标高中贡献力量!
初心不改若当年,使命赓续展担当。愿朱新民老师晚年幸福安康,在人生道路上继续书写自己的精彩传奇!愿新的附中人在老满中这片沃土上赓续使命、展现担当,续写新的教育传奇!
- 上一篇:【附中党建】擦亮先锋本色 筑牢防...
- 下一篇:我校党支部举行换届选举大会...